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这十年间,技术革新为不动产登记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从纸质材料提交到信息共享技术赋能的转变,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质的飞跃。
图为: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数据共享查询条
申请材料减少,安全性更高。回首往昔,不动产登记工作起步阶段困难重重。群众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需提交大量纸质材料。以常见的二手房交易登记为例,权利人要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购房合同等诸多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有的甚至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且因不同部门要求不同,往往需要准备多套材料。工作人员在受理业务时,面对堆积如山的纸质材料,需逐一仔细审查,从材料的完整性到真实性,从证件的有效期到信息的一致性,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繁重的材料整理和审核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精力,还极易出现疏漏。同时,纸质材料本身存在易篡改的特性,虚假材料时有出现,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登记风险,提升了审核难度和时间成本。
数据信息共享,实现智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席卷而来,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投身于技术革新的征程,逐步推动不动产登记向“智能化”迈进。通过创新施行的“区块链+不动产”信息共享技术和数据互通项目建成统一的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犹如一座无形的桥梁,紧密连接起各个部门。
如今,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诸多材料无需再重复提交。例如,税务部门的完税信息、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信息、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等,相关部门可通过平台直接调取,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区块链信息共享模式共调用区块链数据约37万次,为群众减少材料约7.6万余份。
数字技术赋能,全方位提升。这种技术赋能带来的优势是全方位的。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登记角度来看,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直接调用数据,减少了人为干预,降低了登记风险,确保了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从服务效率和质量层面而言,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提升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过去,因材料审核繁琐,一笔不动产登记业务可能需要数日甚至数周才能办结,如今借助信息共享和智能审核技术,部分业务实现了即时办结。以抵押注销登记为例,过去权利人需前往登记中心大厅,经窗口受理、后台审核等多个环节,耗时较长;现在通过系统直连和信息共享,银行提交相关信息后,登记系统即时审核登簿,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
十年磨一剑,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纸质材料提交到信息共享技术赋能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动产登记工作将持续深化信息化应用,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信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加坚实、高效的保障。